po33333210708.html
时间:2019-10-29 来源:精英智通 作者:蒋寄松
新闻摘要
更重要的是,这个承诺立下的时候,巴巴罗萨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安排中,可希特勒并没有告诉日本他要与苏联反目的事情,他觉得德国完全有能力单挑苏联完胜,所以并不希望日本介入这场一对一对决,以防后期再出现一个像斯大林一样疯狂讹诈捞油水的塑料兄弟。然而希特勒又错了,就在德国与苏联开战的前夕,得到希特勒帮助承诺的日本外相顺路就去莫斯科签订了一份中立条约,这纸条约让日本在后来最为血腥的苏德战场上得以脱身,当德国返回来火急火燎地请求日本先放下新加坡,而先去帮助他们攻打苏联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时候,日本却并没有出手卷进不明智的苏德大战中去。
当然,这种政策并非只针对北方少数民族,唐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同样采用羁縻政策,承认当地土着贵族,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理,后来的宋、元、明、清几个王朝把这变了一个叫法,称之为土司制度。羁縻府州有大小,土司也是一样的。唐朝羁縻制度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征性的进贡,但是负有一些责任,如忠於中原政府、不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等,实际上中原政权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第二种情况是所谓的内属国,如疏勒、南诏、契丹等,一般封为都督或郡王,有着自己的领土范围,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於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权将其视为臣下,文书用“皇帝问”;第三种情况是所谓的“敌国”和“绝域之国”,如吐蕃、回纥、日本等,虽然可能亦有册封,然多为对现实情况的追认,其首领的统治合法性并不依赖中原政权的册封,中原政权的文书多用“皇帝敬问”。
相关链接:
·本报记者 :昌景曜·
编辑:鲁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