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77369.html
时间:2019-11-24 来源:百度知道 作者:吴古兰
新闻摘要
学术主持:杨声展览总监:戴君媒体总监:窦洁艺术家:刘罡、戴君、崔进、赵建军、杨声、买鸿钧、王平、范治斌、袁玲玲、龙昭阳(按年龄排序)策展人:胡玉禄出品人:柴亦哲主办单位: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联、潍坊市报业集团承办单位:潍坊市美术家协会、郭味渠美术馆、中国画都新时代艺术联盟协办单位:山东烟台宇辰美术馆、山东滨州时杰美术馆、山东淄博元融美术馆、山东青州艺芳美术馆、山东青州集贤斋美术馆、北京信达瑞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潍坊市石门坊写生基地、济南经纬美术馆、东营市黄河美术馆、莱阳市罗翔美术馆合作媒体:潍坊日报、潍坊晚报、潍坊新闻网、李擎艺术谷、美揽天下、雅昌艺术网、搜狐、新浪、腾讯新闻、凤凰新闻、网易新闻、人民美术网、中华时讯网、今日头条、天天快报开幕时间2018年8月25日10:00am开幕地点郭味蕖美术馆流变与向度——新时代中国画的多元化取向文|龙昭阳历史是一条永不止息的河流,无论期间波涛汹涌,抑或是平静流淌,其内在的节奏一定是不断地纳入各种支流,融汇变通,并更新与发展。
在新时期以来的美术变革中,他提出过诸多重要的系统简洁,对美术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潘公凯曾说:“我之所以关心中国画的前途,是从对父亲的研究喝理解开始的,是他的经历告诉了我思考中国画生存发展问题的重要性。由此,我渐渐地接近了中国现代艺术的一个大问题:中国的绘画艺术,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潘公凯在教学中在潘公凯所着的《绿色绘画的略想》、《中西方传统绘画的不同土壤》、《传统作为体系》、《中西传统绘画的心理差异》、《中国画的潜力、播散期与中国画教学》中,潘公凯从地理历史条件以及艺术与可续、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剖析了中西绘画的不同取向,又论述了中国画系统作为一个立体深层结构的层次与内核;同时讨论了中西绘画分别倾向再现与表现的不同心理差异。
相关链接:
·本报记者 :范新蕾·
编辑:孔访冬